本文摘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豫、鄂传统农区走上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等今年到了盛果期,一棵树按1.5元的收益,这片山地也能赚100多万元,既保护了环境又让乡亲们致富。
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豫、鄂传统农区走上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等今年到了盛果期,一棵树按1.5元的收益,这片山地也能赚100多万元,既保护了环境又让乡亲们致富。河南省淅川县西岭村村民张云鹏挥着长满老茧的手,指着山上的一片果树高兴地说,过去靠种地养鱼生活的西岭村民们,已经走上了绿色转型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岭村面对丹江口水库,背靠石漠化荒山,过去村民们生活主要靠在山上种地,土薄产粮少不说,还加剧了石漠化,破坏了环境。3年前,张云鹏借着淅川县发展经济林果的政策东风,回乡栽植杏、李、核桃等经济林果。如今,他已经种了4000多亩经济林,通过合同化造林,绿化石漠化荒山1000余亩,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带动了村民致富。
张云鹏发展思路的转变是淅川绿色转型的缩影。近年来,淅川县采取市场化运作,引进涉林企业、林果种植大户67家,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0亿多元,栽种了软籽石榴、金银花、薄壳核桃等生态产业30万亩,10万余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越来越多的传统农区,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被印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村里不缺地,光靠种地生活不成问题,但要实现小康却不知道要啥时候。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童周岭村党支部书记罗刚玉说。
童周岭村小朱湾位于梁子湖畔,虽然守着好水好风光,但却一直受穷。2014年以前,湾子里像样的马路都没有,全村缺乏排水设施,污水横流,猪屎牛粪到处淌。
罗刚玉说。2014年,五里界街道对小朱湾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短短一年时间,不毁一棵树、不填一口塘,小朱湾被改造建设成了一个生态优美的湖畔村庄。
村民们发展休闲农业,开办了14家农家乐、民宿,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8000元,增长到目前的1.95万元,村民们守住了好水好景好环境,还过上了好日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走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链条。
记者来到年出栏生猪10万头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瑞祥农牧公司采访时,就像走进了一个生态工厂,丝毫闻不到异味。在这里,猪粪便做成了沼气,不仅供附近农民免费使用,还可发电;沼液经滤净后,可灌溉、养鱼;沼渣被输送到肥料厂,变成有机肥;村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过去的胶泥地施了有机肥后变成了生态田。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一条绿色生态循环链从养猪场延伸向农田和市场,将养殖场、农田、农民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互动,引领着传统乡村走上绿色振兴之路。(记者宋晓东侯文坤)。
本文来源:优德88-www.centralpaintandbody.com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