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名个人获“改革先锋”称号,接受党和国家的表彰。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名列其中。大会两个月前,石家庄第三届旅游发展促进大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下峪村农民曲会欣的中华寿桃展位上,立着一个牌子:这是李保国老师生前指导我们种的桃,今年又丰收了,请贵宾品尝。
“我们种的桃是李老师指导的,最近几年核桃也挂了果,真希望李老师能够再看一眼他的农民学生,再看一眼满山的核桃树。”曲会欣一时哽咽。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下峪村是他生前建的最后一个基地,这样的基地在河北省有上百个。李保国去世后,上百个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林业生产一线,继续着他未竟的事业。太行山上蹲出的成绩2018年4月10日,博野县冯村乡王各庄村的广播中响起了村主任的声音:“今天是李保国老师的两周年忌日,大家伙儿别忘了李老师,村里防火不让烧纸,老乡们用自己的法子纪念一下李老师吧。
”王各庄村是李保国在河北农大任助理讲师时第一个下乡蹲点的地方。1981年,李保国从当时的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认准了要补基层这一课。
他来到王各庄村,帮助建设蚕桑基地,白天和村民一起劳动,晚上思考基地建设方案,3年建成300亩良种桑园。村里不通电,每天要点柴油灯,自己烧柴禾做饭,李保国曾笑言:“我长得黑,就是那时熏出来的。”李保国蹲守的第二个点是邢台县前南峪村,一蹲就是13年。
除了每1-2个月回学校汇报一次工作,李保国其他时间几乎都住在村里,白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地,晚上和果农座谈,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历经8年摸索,李保国研究出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使试验园的板栗亩产达到600公斤。
1995年,技术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李保国第三个蹲守的点是内丘县岗底村,也就是后来最为出名的“富岗山庄”。1996年-2003年,他长年吃住在村里,白天钻果园指导生产,晚上整宿盯黑光灯观测虫情、研究解决方案。他研究出了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树形——改良纺锤形,制定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解决了农药、化肥等对苹果果实的污染问题,实现了苹果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创造了著名品牌“富岗苹果”。
针对太行山片麻岩山地旱薄蚀的特点,李保国经过上千次爆破比较实验,建立了以聚集径流、聚集土壤为核心的河北山地造林爆破整地技术。实验过程中,多次出现哑炮、拖炮,李保国曾被拖炮的碎石埋住。这项技术使太行山干旱山地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生长量提高76%。穷山区里跑出的信誉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保国的课堂既在河北农业大学的教室里,也在太行山的山水中。
李保国与妻子郭素萍是大学同学,1981年结婚,共同生活了35年。他们以太行山为中心,几乎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
郭素萍常说,他们有3个家:一个在农大,一个在太行山中,一个在车里。“几个馒头一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对于我们是家常便饭。
”1989年-2003年,李保国在沙河市蝉房乡推广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讲课、现场示范、入户辅导70余次,不光不收讲课费、咨询费,连路费都要自己往里搭。2004年刚开春,李保国赶着春剪时节在绿岭公司附近的村子搞培训,结束时已经快到中午12点。一个叫张爱增的农民找到李保国,“李教授,我家有十几亩果树,您能抽时间给我去看看不?”“走,马上去。”李保国立刻上了张爱增的农用车,在泥泞路开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十几里外的果树地,指导结束滴水未沾又赶回基地。
“我的时间是时间,农民的时间更是时间,我不能让兄弟们等我。”李保国说。“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为什么一年200多天扎在山里?因为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
”李保国的助手齐国辉说,“保国老师常说,‘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有一件事始终令齐国辉印象深刻:2013年4月18日前后,正值果树盛花期,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内丘和临城等地温度直降到零下5摄氏度。在保定正上课的李保国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刻通过电话指导农民摇树除雪、熏烟防霜、霜后及时补充营养,绿岭公司也组织人员上山帮助善后。
李保国几乎彻夜未眠,天刚亮就开车前往绿岭、岗底。“他一来,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齐国辉说。
30多年来,李保国每年200天以上奔波在山区农村第一线,在武安、涉县、沙河、邢台县、平山、涞源、涞水、涿鹿、宽城、承德、遵化、迁安、迁西、抚宁多地推广优质核桃30万亩以上,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沙河市康源农林生态开发公司、武安市晶品果业公司、平山县南甸乡盖家疃核桃基地、涞源县花园村、承德县岭沟村、宽城县西岔沟村等多处山区开发典型。28项课题都是源于生产实际,推广的36项技术都是实用技术,被太行山区的农民尊为“太行财神”。
跟踪服务创出的技术从一家小小的民营企业到国内著名的集薄皮核桃品种繁育、种植、技术研发、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大型企业,绿岭公司的发展凝聚着李保国17年的心血。1999年,公司开始筹建,李保国来到公司所在地临城,从发展方向、土地治理、果树管理、新品种培育、产品加工、经营策略等各方面给予跟踪指导和帮助,并为公司命名“绿岭”。
17年间,李保国走遍了绿岭核桃种植基地,创造了荒山综合治理模式和核桃矮化密植技术,实现了壮枝挂果、连年稳产,推行的绿岭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首创,探索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薄皮核桃省力化栽培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运营。17个年头,5000多个日夜,李保国把绿岭当作研发基地,为“绿岭”命名、树名、扬名,让绿岭走出太行、享誉世界,让小小的核桃披上产业的外衣,步入深加工的殿堂,却始终不拿公司一分福利、不取公司一厘报酬。
他身后有千百个李保国2016年4月17日,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周金中提出:省林业厅要成立10个“学习李保国林果技术专业服务队”,下沉到基层的林果村和田间地头抓好春季果树生产。2016年7月13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7名老师、30名学生在假期正式入驻临城县鸡亮村开展为期1个月的定点帮扶。学校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组建26支分队,对接帮扶全省105个贫困村,涵盖88个帮扶项目。
2017年1月18日,河北梆子剧院以李保国为原型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在石家庄首演。6月10日-11日,河北梆子《李保国》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上演近百场。
2017年,绿岭公司组建了李保国技术扶贫服务队,现有30名成员,其中10人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对口支援。2018年6月2日,郭素萍和齐国辉分别来到迁西县大个核桃专业合作社和遵化市鑫增辉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
在李保国去世之后,他们先后被唐山市政府聘为林业首席专家。2018年7月25日,河北电影制片厂根据李保国事迹改编的电影《李保国》上映。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纪念着他。58岁的郭素萍没有被打倒。
李保国逝世后,她只在家中待了不到20天,就回到了基层一线。岗底、前南峪、滦平、滦县,从太行深处到燕山脚下,她重新出现在乡亲们最需要的地方。
疾病和劳累夺走了李保国的生命,却带不走他的精神。在他身后,千百个李保国正活跃在太行山中。
本文来源:优德88-www.centralpaintandbody.com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